印度塞瑞替尼
5 2025-08-13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靶向药物的发展为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带来了转机。塞瑞替尼作为一种高效的 ALK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 ALK 阳性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塞瑞替尼是第二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 ALK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ALK 基因与其他基因发生融合(如 EML4-ALK 融合),导致 ALK 激酶持续激活,驱动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和存活。塞瑞替尼能够高度选择性地与 ALK 激酶域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如 PI3K/AKT、MAPK 等),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与第一代 ALK 抑制剂相比,塞瑞替尼对 ALK 融合蛋白的抑制作用更强,且对部分 ALK 耐药突变具有抑制活性,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
塞瑞替尼主要用于治疗 ALK 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其临床应用覆盖初治和经治多个场景。
在初治患者中,Ⅲ 期 ASCEND-4 试验显示,与传统化疗相比,塞瑞替尼一线治疗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 PFS:16.6 个月 vs 8.1 个月),客观缓解率高达 72.5%,且能有效控制脑转移病灶,对于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颅内客观缓解率达 57%。
在经第一代 ALK 抑制剂(如克唑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塞瑞替尼同样表现出色。ASCEND-5 试验证实,其客观缓解率为 39.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 5.4 个月,为耐药患者带来持续获益。此外,塞瑞替尼对 ALK 阳性肺癌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也有较好疗效,能透过血脑屏障,控制颅内病灶进展。
塞瑞替尼为口服胶囊制剂,推荐剂量需根据治疗场景调整。一线治疗推荐剂量为每日 450mg,随餐服用;若为克唑替尼耐药后治疗,可采用每日 750mg 空腹服用(具体需遵医嘱)。整粒吞服,不可咀嚼、压碎或打开胶囊。
治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剂量。若出现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毒性等),可能暂停用药或降低剂量(如减至 300mg / 日)。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病 / 肺炎),可能需要永久停药。
塞瑞替尼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转氨酶升高、疲劳、食欲下降等。多数胃肠道反应可通过随餐服用(450mg 剂量方案)减轻,或给予对症治疗缓解。
用药期间需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治疗前 6 个月每 2 周一次,之后定期检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需警惕间质性肺病 / 肺炎,及时就医;避免与强效 CYP3A4 抑制剂或诱导剂联用,以防影响药物浓度;育龄患者需采取避孕措施,哺乳期女性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塞瑞替尼凭借强效的 ALK 抑制作用和良好的临床疗效,成为 ALK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选择。随着研究深入,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