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洛替尼

2025-08-05

尼洛替尼: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的重要靶向药物

尼洛替尼(Nilotinib)是高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商品名为达希纳(Tasigna),主要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疗,尤其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患者疗效显著。作为第二代 BCR-ABL 抑制剂,其优化的分子结构大幅提升了对异常酪氨酸激酶的抑制活性,为 CML 患者提供精准治疗选择。

一、作用机制

尼洛替尼针对 CML 核心致病因素 ——BCR-ABL 融合基因编码的异常酪氨酸激酶,对该激酶的亲和力是伊马替尼的 20-30 倍,能更有效阻断其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同时,它对 BCR-ABL 激酶的多种突变形式(T315I 除外)有抑制作用,这是其在伊马替尼耐药患者中有效的关键。

二、临床应用与适应证

尼洛替尼的获批适应证主要包括:

  1. 新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Ph+CML-CP):作为一线方案,较伊马替尼能更快实现分子学缓解,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1. 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 Ph+CML 慢性期或加速期(CP/AP):为治疗失败患者提供重要二线选择。

临床研究显示,其治疗新诊断 CML-CP 的 12 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率显著更高,长期随访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减少急变风险。

三、用法用量

剂量需根据治疗阶段调整:

  • 新诊断 CML-CP:每日两次,每次 300mg;

  • 伊马替尼耐药 / 不耐受的 CML-CP 或 AP:每日两次,每次 400mg。

均需空腹口服(饭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整粒吞服,28 天为一周期,持续用药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

  • 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轻中度可通过剂量调整或对症支持治疗缓解;

  • 心血管反应:QT 间期延长、心律失常,用药前后需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避免联用延长 QT 间期药物;

  • 胃肠道 / 皮肤反应:恶心、皮疹等,可通过饮食调整、局部或对症用药改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需暂停用药或减量(如 400mg 降至 300mg 每日两次),缓解后重启治疗。

五、用药注意事项

  1. 监测要求:基线及每 3 个月查心电图(确保 QTc<450ms),定期监测电解质、肝功能;

  1.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强效 CYP3A4 抑制剂(酮康唑)或诱导剂(利福平)联用;

  1. 妊娠避孕:育龄女性治疗期间需避孕,停药至少 2 周后方可怀孕。

六、临床价值

尼洛替尼显著改善 CML 治疗结局,提高缓解率并降低进展风险。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个体化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上一篇:印度达沙替尼
下一篇:曲格列汀(trelaglipt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