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帕比司他的获批适应症有哪些?是否仅限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2025-08-17

帕比司他的获批适应症有哪些?是否仅限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帕比司他(Panobinostat)作为首个获批用于临床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其获批适应症目前主要集中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但在其他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治疗中也有潜在应用价值。从全球监管机构的批准情况来看,其核心适应症明确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尚未扩展至其他肿瘤类型的常规治疗。

目前,帕比司他的主要获批适应症为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2015 年,美国 FDA 批准帕比司他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 2 种方案(包括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的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这一批准基于关键 Ⅲ 期临床试验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组(11.99 个月 vs 8.08 个月),客观缓解率也更高(59.2% vs 41.9%),证实了其在难治性患者中的临床获益。

在欧盟,帕比司他同样获批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 2 线治疗(包括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类似物)的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适用人群与 FDA 批准范围基本一致。这一适应症的获批,为经过多线治疗后疾病进展的骨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对常规治疗方案耐药的患者。

从适应症范围来看,帕比司他目前仅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尚未获得其他肿瘤类型的正式批准。这一限定源于其临床研究数据主要集中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其他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仍处于探索阶段。例如,在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肿瘤中,帕比司他单药或联合治疗的早期研究显示出一定抗肿瘤活性,但尚未达到获批标准,缺乏大规模 Ⅲ 期临床试验的验证。

在实体瘤领域,帕比司他的研究进展更为缓慢。尽管基础研究发现 HDAC 抑制剂在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实体瘤中可能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发挥作用,但帕比司他在实体瘤中的临床试验结果多为阴性或疗效有限。例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Ⅱ 期试验中,帕比司他联合化疗未显示出优于单纯化疗的疗效,因此未获得进一步开发。这表明帕比司他的抗肿瘤活性可能具有肿瘤类型特异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中。

帕比司他适应症局限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与其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存在显著的表观遗传紊乱,HDAC 过度激活导致抑癌基因沉默是其重要致病机制,而帕比司他通过抑制 HDAC 可有效恢复这些基因的表达,发挥针对性治疗作用。相比之下,其他肿瘤的致病机制更为复杂,单纯抑制 HDAC 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疗效,需要联合其他靶点药物才能发挥协同作用。

临床实践中,帕比司他的使用需严格遵循获批适应症,仅用于符合条件的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且必须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使用,不能单药用于一线治疗。对于其他肿瘤类型的患者,若考虑使用帕比司他,需在临床试验框架下进行,不可作为常规治疗选择。

综上,帕比司他目前的获批适应症为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且仅限用于经过至少 2 线既往治疗的成人患者。从现有批准情况来看,其适应症严格限定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尚未扩展至其他肿瘤类型。这一现状既基于当前的临床证据,也反映了精准靶向药物在适应症开发上的严谨性,未来需更多研究验证其在其他肿瘤中的价值。

上一篇:印度帕比司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核心作用机制是什么?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关系?
下一篇:印度帕比司他是什么类型的药物?主要作用靶点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