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吉瑞替尼是口服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用药频率如何?
0 2025-08-17
ivosidenib(艾伏尼布)作为首个针对异柠檬酸脱氢酶 1(IDH1)突变的精准靶向药物,其获批适应症围绕 IDH1 突变相关肿瘤展开,目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领域均有明确的临床应用定位。由于其作用机制高度依赖 IDH1 突变的存在,所有获批适应症均仅限 IDH1 突变阳性患者使用,体现了精准治疗的核心原则。
在血液系统肿瘤领域,ivosidenib 的首个获批适应症是复发 / 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2018 年,美国 FDA 基于一项关键临床试验结果加速批准其用于治疗携带 IDH1 突变的成人 R/R AML 患者。该试验显示,在 174 例 IDH1 突变阳性患者中,ivosidenib 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达 32.8%,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24.7%,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 8.2 个月。对于无法耐受强化化疗的老年患者或复发后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ivosidenib 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2021 年,该适应症进一步获得中国 NMPA 批准,成为国内首个针对 IDH1 突变 AML 的靶向药物。
其次,ivosidenib 获批用于新诊断的 IDH1 突变 AML 成人患者,尤其是年龄≥75 岁或因合并症无法接受强化诱导化疗的患者。在一项随机对照 Ⅲ 期临床试验中,ivosidenib 单药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传统化疗组(37% vs 12%),且中位生存期延长(24.0 个月 vs 7.9 个月),证实了其在初治不耐受强化化疗患者中的优势。这一适应症的获批,打破了老年 AML 患者治疗选择匮乏的困境,使精准靶向治疗提前至疾病早期阶段。
在实体瘤领域,ivosidenib 于 2021 年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IDH1 突变胆管癌成年患者。胆管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既往化疗方案疗效有限,中位生存期不足 1 年。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ivosidenib 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 2.7 个月,显著长于安慰剂组(1.4 个月),且客观缓解率为 2.4%,疾病控制率达 53%,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这一突破使 IDH1 突变胆管癌患者首次拥有了靶向治疗选择,也拓展了 ivosidenib 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边界。
从获批逻辑来看,ivosidenib 的所有适应症均严格限定于 IDH1 突变阳性患者。这一限制源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ivosidenib 仅能抑制突变型 IDH1 的异常活性,对野生型 IDH1 几乎无影响。在无 IDH1 突变的肿瘤中,不存在 2 - 羟基戊二酸(2-HG)异常蓄积的致癌机制,使用 ivosidenib 无法产生治疗效应,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各国药监部门在批准时均明确要求,患者必须经分子检测证实存在 IDH1 突变(如 R132H、R132C 等常见突变类型)方可使用。
临床实践中,IDH1 突变检测是使用 ivosidenib 的前提。常用检测方法包括二代测序(NGS)、实时荧光定量 PCR 等,需在治疗前确认突变状态。对于检测结果阴性的患者,不推荐使用 ivosidenib,而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案。这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准筛选,既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ivosidenib 的适应症仍在持续拓展中。目前多项临床试验正在探索其在其他 IDH1 突变相关肿瘤中的应用,如低级别胶质瘤、软骨肉瘤等,但这些尚未获得正式批准。未来随着研究深入,其适应症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但核心仍将围绕 IDH1 突变这一分子特征。
综上,ivosidenib 的获批适应症包括复发 / 难治性 IDH1 突变 AML、新诊断的 IDH1 突变 AML(不耐受强化化疗者)以及不可切除 / 转移性 IDH1 突变胆管癌。所有适应症均严格限定于 IDH1 突变阳性患者,这是由其作用机制决定的精准治疗要求,也是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前提。临床使用中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确认突变状态,才能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