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塞利尼索适用于哪些类型的血液肿瘤?

2025-08-15

塞利尼索适用于哪些类型的血液肿瘤?

塞利尼索是全球首个口服核输出抑制剂,通过抑制 XPO1 蛋白功能,阻断肿瘤抑制蛋白核输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目前已在多种血液肿瘤治疗中确立地位,尤其为复发难治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塞利尼索最主要的适应症。针对接受过至少 4 线治疗且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 CD38 单抗均耐药的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塞利尼索联合地塞米松(Xd 方案)是重要挽救治疗方案。临床研究显示,该方案客观缓解率达 25%-3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约 4 个月,部分患者可获得持久缓解。

在不太难治的复发患者中,塞利尼索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XVd 方案)疗效更优,客观缓解率提升至 60% 以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 9 个月,适合既往接受过 1-3 线治疗的患者。此外,塞利尼索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的方案,也为免疫调节剂敏感的复发患者提供了选择,尤其适合无法耐受静脉化疗的患者。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塞利尼索获批用于治疗复发 / 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包括非特指型和由滤泡性淋巴瘤转化而来的类型,适用于接受过至少 2 线系统治疗的患者。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约为 20%-25%,完全缓解率 5%-1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约 9 个月,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疾病稳定。

对于不适合高强度化疗或 CAR-T 细胞治疗的患者,塞利尼索提供了便捷的口服治疗选择。联合利妥昔单抗等药物可提高疗效,客观缓解率达 35%-40%,且安全性可控,尤其适合老年或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

套细胞淋巴瘤

在套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塞利尼索主要用于复发 / 难治患者。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硼替佐米、化疗和利妥昔单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约 2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4-6 个月。与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客观缓解率提升至 30%-35%,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对于伴有 TP53 突变等高危因素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传统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塞利尼索凭借独特作用机制,可在这类患者中发挥一定疗效,部分患者可获得临床获益。

其他血液肿瘤的探索应用

塞利尼索在其他血液肿瘤中的应用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在 T 细胞淋巴瘤中,针对复发 / 难治性外周 T 细胞淋巴瘤,单药治疗客观缓解率约 15%-20%,联合化疗药物可提高疗效;在滤泡性淋巴瘤中,塞利尼索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对复发患者显示出一定活性,客观缓解率约 25%-30%。

在骨髓瘤相关浆细胞白血病中,塞利尼索联合其他药物可控制外周血浆细胞增殖,延长患者生存期;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中,小样本研究显示其可降低血清 M 蛋白水平,改善症状,但目前尚未成为标准治疗。

适用人群与治疗优势

塞利尼索尤其适合以下血液肿瘤患者:对多种药物耐药的复发 / 难治患者,无其他标准治疗选择时;不适合静脉化疗、需要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体能状态较差、无法耐受高强度治疗的老年患者;希望避免频繁住院,追求生活质量的患者。

其独特优势在于作用机制新颖,与现有治疗无交叉耐药,可克服部分耐药机制;口服给药便捷,患者依从性高;安全性 profile 独特,血液学毒性可控,非血液学毒性以恶心、乏力为主,通过对症处理可改善。

总结

塞利尼索主要适用于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尤其是多重耐药患者)、复发 / 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在套细胞淋巴瘤中也有明确应用价值,同时在其他血液肿瘤中处于探索阶段。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口服给药便利性和独特作用机制使其成为血液肿瘤挽救治疗的重要药物。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把握适应症,结合患者既往治疗史和体能状态合理使用,以最大化治疗获益。

上一篇:印度塞利尼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如何?
下一篇:印度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