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尼替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抑制与肿瘤生长、血管生成相关的多个靶点(如 VEGFR、PDGFR、KIT 等),发挥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双重作用,是晚期肾细胞癌、胃肠道间质瘤等实体瘤的重要治疗药物。
舒尼替尼的获批适应症广泛,涵盖多种实体瘤:
舒尼替尼通过抑制多个关键靶点,全面阻断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
抗血管生成:
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多靶点协同作用使舒尼替尼能有效控制多种肿瘤的进展。
血液学监测:治疗前及每个周期中需定期检查血常规(每周 1-2 次),若血小板计数 < 50×10⁹/L 或中性粒细胞 < 1×10⁹/L,需暂停用药。
心血管安全:用药前控制基线血压,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血压;若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需及时检查心功能(LVEF),严重心功能不全需停药。
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及每 3 个月需监测甲状腺功能(TSH),若出现甲减,需补充甲状腺素。
妊娠与避孕:舒尼替尼可能致胎儿危害,育龄女性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 4 周需避孕;男性患者需避孕至停药后至少 7 周。
药物相互作用:
舒尼替尼凭借多靶点优势和明确疗效,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晚期肾细胞癌:对比干扰素 α,舒尼替尼可将无进展生存期从 5.1 个月延长至 11 个月,总生存期从 16.4 个月延长至 26.4 个月,是一线治疗的金标准之一。
胃肠道间质瘤: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舒尼替尼可将疾病进展时间从 1.5 个月延长至 6.3 个月,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对比安慰剂,舒尼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11.4 个月 vs 5.5 个月)显著延长,为罕见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选择。
其口服便利性和广谱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实体瘤治疗的重要药物,但需密切管理不良反应以保证治疗安全性。
特别提醒:舒尼替尼为处方药,必须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监测血常规、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