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对胃癌的疗效如何?

2025-07-31

阿帕替尼是晚期胃癌三线治疗的重要药物,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该场景的小分子靶向药,在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中疗效明确。

其获批基于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NCT01512745):267 例经至少 2 种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胃腺癌或胃 - 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分阿帕替尼组(每日 850mg)和安慰剂组。结果显示,阿帕替尼组中位总生存期 6.5 个月,安慰剂组 4.7 个月,死亡风险降 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2.6 个月,安慰剂组 1.8 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 42%;疾病控制率 42.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 8.7%,证实其能延缓进展、延长生存,成为三线治疗标准方案。

不同场景疗效有特点:

  • 三线及以上治疗:对一线(氟尿嘧啶类 + 铂类)和二线(紫杉醇类)化疗失败患者,是国内唯一获批靶向药。约 10%-15% 患者肿瘤缩小,40% 左右肿瘤稳定,中位生存期较最佳支持治疗长 2-3 个月。

  • 联合治疗探索:与化疗、免疫治疗联合用于二线甚至一线治疗有潜力。如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客观缓解率 3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5.8 个月,优于单药紫杉醇(26.7%、3.6 个月),但要注意不良反应叠加。

  • 姑息治疗:体力差(ECOG 评分 2 分)或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用后可减轻腹痛、腹胀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部分能稳定 6 个月以上。

疗效与患者特征相关:

  • 病理类型:对胃腺癌和胃 - 食管结合部腺癌有效,肠型腺癌疗效略优于弥漫型(中位 OS 7.2 个月 vs 5.8 个月)。

  • 转移部位:无肝转移者疗效优于有肝转移者(中位 OS 7.5 个月 vs 5.3 个月),可能因肝转移灶对药物敏感性低。

  • 体力状态:ECOG 评分 0-1 分患者耐受性好,生存获益更显著(中位 OS 7.0 个月);评分 2 分者中位 OS 约 4.5 个月,需谨慎调剂量。

使用注意事项:

  • 剂量调整:初始 850mg / 日,出现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可降至 500mg / 日,仍不耐受再降为 250mg / 日,调整后多数患者仍可获益。

  • 不良反应管理:高血压(62.5%)、蛋白尿(31.6%)、手足综合征(27.6%)常见,需定期监测,及时干预避免因副作用停药。

  • 耐药处理:疾病进展后需停药换方案,可选化疗或最佳支持治疗,暂无明确二线靶向药。

综上,阿帕替尼对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疗效明确,是三线治疗标准选择,联合方案在二线有潜力。使用时要依患者情况调剂量,最大化获益。


上一篇:阿帕替尼是靶向药吗?
下一篇:阿帕替尼能治疗哪些癌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