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博替尼(Cabozantinib)

2025-07-30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基本信息

卡博替尼(商品名:Cabometyx、Cometriq 等)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因其能抑制超过 9 种酪氨酸激酶靶点而被称为 “广谱靶向药”。其核心作用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细胞增殖信号,目前已获批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包括肾癌、肝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主要适应症

卡博替尼的适应症覆盖多个癌种,且在不同国家 / 地区的获批范围略有差异,主要包括:


  • 晚期肾细胞癌(RCC)
    用于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二线及以上治疗(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 肝细胞癌(HCC)
    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作为二线治疗方案,能改善患者生存结局。

  • 甲状腺髓样癌(MTC)
    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尤其适用于进展性疾病患者。

  • 其他(临床研究或超说明书使用)
    如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等,需根据具体研究数据和患者情况谨慎使用。

作用机制

卡博替尼通过抑制多个与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转移相关的靶点发挥作用,核心靶点包括:


  1. 血管生成相关靶点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VEGFR-3):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减少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FGFR-2、FGFR-3):进一步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微环境支持。

  2. 肿瘤增殖与转移相关靶点

    • RET 原癌基因:抑制 RET 介导的信号通路,适用于 RET 突变相关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

    • MET 原癌基因:阻断 MET 扩增或突变导致的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 AXL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及耐药性产生。

  3. 其他靶点:KIT、FLT3、TIE2 等,进一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通过多靶点协同,卡博替尼既能 “切断” 肿瘤血供,又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从而实现对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效果。

用法用量

  • 给药方式:口服,每日 1 次,空腹服用(服药前 2 小时、服药后 1 小时内不进食),整片吞服,不可咀嚼、压碎或掰开。

  • 推荐剂量

    • 肾细胞癌:单药治疗时 60mg / 日;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时 40mg / 日。

    • 肝细胞癌:60mg / 日。

    • 甲状腺髓样癌:140mg / 日(商品名 Cometriq 为胶囊剂型,与片剂剂量不同,需注意区分)。

  • 治疗周期: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 剂量调整

    • 若出现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蛋白尿、腹泻等),可暂停用药,恢复后减量(如肾癌从 60mg→40mg→20mg / 日);

    • 重度不良反应(如严重出血、肠穿孔)需永久停药。具体调整需严格遵医嘱。

常见不良反应

卡博替尼的不良反应与其多靶点作用相关,部分毒性发生率较高,需密切管理:


  • 胃肠道反应

    • 腹泻(最常见,发生率约 60%,多为轻至中度,可对症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

    •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

    • 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疼痛)。

  • 皮肤及毛发反应

    • 掌跖红肿综合征(手足皮肤反应,表现为手脚麻木、红斑、肿胀、疼痛,发生率较高);

    • 皮疹、皮肤干燥、瘙痒;

    • 脱发(可逆)。

  • 心血管及代谢异常

    • 高血压(发生率约 40%,需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用降压药控制);

    • 蛋白尿(肾脏损伤信号,需定期查尿常规,严重时需停药);

    • 血栓事件(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少见但严重,需警惕)。

  • 其他

    • 疲劳、乏力;

    • 体重下降;

    • 出血(如鼻出血、消化道出血,与抗血管生成作用相关,严重时需停药);

    •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注意事项

  1. 用药前评估

    • 血压、尿常规(排查蛋白尿)、肝功能;

    • 血栓病史(如中风、肺栓塞)患者慎用,需权衡风险;

    • 妊娠状态:卡博替尼可能致胎儿畸形,育龄女性需避孕,男性患者也需采取避孕措施。

  2. 治疗中监测

    • 血压:每周监测,高血压未控制时需暂停用药;

    • 蛋白尿:每 4 周查尿常规,尿蛋白≥3 + 时需进一步检查(如 24 小时尿蛋白),严重时停药;

    • 出血症状:如出现呕血、黑便、咯血等,立即停药并就医;

    • 掌跖红肿综合征:出现时可调整剂量,同时加强皮肤护理(如避免摩擦、使用润肤剂)。

  3. 药物相互作用

    • 避免与强效 CYP3A4 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合用,可能升高血药浓度,增加毒性;

    • 避免与强效 CYP3A4 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妥英)合用,可能降低疗效;

    • 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4. 特殊人群

    • 哺乳期妇女:禁用,药物可经乳汁分泌,对婴儿有害;

    • 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减量(如肝癌患者从 60mg→20mg / 日);

    • 肾功能不全患者:轻至中度无需调整剂量,重度需谨慎(数据有限)。

临床价值

卡博替尼凭借其多靶点优势,在多种难治性实体瘤中展现了显著疗效。例如:


  • 在肾癌治疗中,与传统靶向药相比,卡博替尼可延长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至 21.4 个月(vs 16.5 个月);

  • 在肝癌二线治疗中,中位总生存期达 10.2 个月(vs 8.0 个月,安慰剂组);

  • 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11.2 个月 vs 4.0 个月,安慰剂组)。


其 “广谱” 特性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但需注意管理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特别提醒:卡博替尼为处方药,必须在肿瘤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治疗期间需密切配合监测,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上一篇:阿法替尼(Afatinib)Gilotrif
下一篇:奥拉帕尼奥拉帕利(Olaparib)
相关文章